logo

Welcome to guilin-tourism关于我们|客户服务|合作加盟

电话:0086-773-8988398(24小时)传真:0086-773-8988397

QQ:2567133376     Email/skype:guilin-tourism@hotmail.com

景点简介:……
景点介绍
友谊关
友谊关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关楼左侧是左弼山城墙,右侧是右辅山城墙,尤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友谊关位于广西凭祥市西南端,322国道终端穿过友谊关拱城门,与越南公路相接,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和国家一类口岸,距凭祥市区18公里。友谊关景观照(20张)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
      早在汉朝这里就已经设关,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初叫雍鸡关,后改名界首关、  友谊关大南关,明朝设镇南关。
  1953年1月,经当时的政务院批准,改称睦南关。
  1965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友谊关。
  1995年2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命名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6年05月25日,连城要塞遗址和友谊关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城楼介绍
在帝国主义的侵略炮火中曾两次被毁。1957年基本按原貌重建。整座关楼由底座和回廊式楼阁两部分组成,通高22米。底座建筑面积为365.7平方米,长23米,底宽15.9米,平  友谊关标志均高度为10米。公路从隧道形单拱城门通过,拱门上方用汉白玉雕刻的“友谊关”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题写的关名。
  关楼底座上原来只建有一层木结构回廊,重建时改用钢混结构,并加了两层回廊,每层回廊平均为80平方米。回廊的四周是拱形大窗,窗棂装饰了各式图案,外墙为墨绿色石米贴面,显得庄严、古朴。
  回廊第一层以图片形式陈列着镇南关大捷、镇南关起义和红旗插上镇南关的历史。第二层是中越高级领导人会晤室。五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曾两次在这里亲切会晤越南人民的领袖胡志明主席。第三层是中国九大名关展览厅。
清朝时期
  1884年8月,法国侵略军进犯越南北宁、谅山等地,并以武力威胁中国,清政府不得不对法宣战。
  友谊关  1885年初,法国增派援军,步步逼进镇南关,清军前线统师潘鼎新望风而逃。2月23日,法国侵略军进攻镇南关,清军将领杨玉科率部依托悬崖峭壁英勇抗击,但在侵略者的坚枪利炮下,伤亡惨重。当天下午五点,镇南关陷落。法国侵略军炸毁镇南关,在废墟上立起一根用中文写着:“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的木柱子,对中国进行挑衅。
  在这危机关头,我边境各族民众纷纷拿起武器,主动配合抗法名将苏元春部队与法军开展激战。收复镇南关后,义愤填膺的边关军民拆毁了这根耻辱柱,并树起了一根写着:“我们将用法国侵略者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的木柱子,以表示坚决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决心。
  冯子材是当年的抗法名将,广西钦州人,曾任广西、贵州提督,1882年解甲还乡。1884年11月,冯子材接到清政府命他任前敌主师的指令后,与王孝祺等部同时开赴镇南关。
  1885年3月23日,法军兵分三路,再次大举进犯镇南关,直逼关前隘。当敌人象饿狼一样扑向城墙时,冯子材抓住战机,命令样出城墙。这位七十高龄的老将,“帕首短衣草履,手操倭刀,亲率大刀队,大呼一跃出墙外,其子相华、相荣随之跃出”。全军将士象决堤的洪流涌出城墙,势不可挡,一时间枪炮声停息,硝烟飘散,金属碰击的声音和搏斗的吆喝声响彻云霄。在苏元春、王孝祺、陈嘉等将领的配合下,经过两天顽强激战,一举歼敌一千七百余名,生擒侵略者数百人,缴获一大批枪炮弹药。
  1885年3月25日,冯子材下令反攻并指挥各军乘胜追击,法军统师尼格里被击成重伤,另两名法军高级将领被生擒。镇南关大捷扭转了整个中法战局,是中国近代史抵抗外来侵略,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它沉重的打击了法国侵略者的气焰,迫使法国茹费内阁倒台。
  但是,昏愦、懦弱的清政府,却把胜利的果实拱手让给法国,签订了《中法停战协定》及《中法简明条约》,又称“天津条约”,给中法战争中的镇南关大捷写下了耻辱的一页。
民国时期
  1907年12月1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的镇南关起义在金鸡山镇北炮台打响,经过与清军七昼夜血战,终因弹尽粮绝而被迫撤退。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打击了腐朽、没落的清政府统治。
  1939年12月20日,侵华日军占领镇南关,烧毁关楼,将拓印的“镇南关”三个大字寄奉日本天皇请功。之后,又劫走“南疆重镇”石刻横额,镇南关再一次遭受侵略者的践踏。  标志1945年8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共和国时期
  1949年10月1日,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横扫残敌,于12月11日下午6点30分,在这座古老的关楼上,升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标志着广西全境解放。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无数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前赴后继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名字永远铭刻在这座雄伟的城楼上。
  解放后,友谊关成为中国与越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通道。
  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我国援助越南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物资,从这里源源不断运往越南。
  二十世纪90年代,友谊关再次成为中国人民与越南人民友好交往的桥梁。
  友谊关,这座古老雄伟的关楼,见证了中华民族不畏外来侵略,赢得解放并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历史。
  友谊关永远屹立在祖国南疆。
景点图片